虽然SSD现在已经成为了高端电脑的标配,但对于需要大容量随时存储设备的用户而言,移动机械硬盘依然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普通的usb3.0 U盘速度不够快,高端大容量U盘或者移动SSD价格极为昂贵,还没到普及的时候。
近日,我们入手了一块WD(西数)的My Passport Ultra移动硬盘,这是一块容量为2TB的型号,支持USB3.0规格,我们对它进行了试用。
包装的内含物很简单,只有移动硬盘本体和usb3.0数据线。
硬盘正面采用光滑而带有弧度的设计,握在手中的感觉很好;只有商标和型号的那一块是磨砂质感的,也使得正面看上去不那么单调。
硬盘底壳采用了灰色的磨砂底壳,还带有四个硅胶防滑触点,既耐脏又可以保证平稳的置于桌面上。对于机械硬盘来说其实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机械硬盘靠的是内部的机械旋转机构,所以对振动或者急加速度比较敏感,能够在工作中保持稳定姿态是机械硬盘可靠性的首要保障。
我们找来一台5.5吋的手机与之比较大小,大家可以直观的看出My Passport Ultra的面积差不多就如其名,护照般大小;而厚度则比较厚重,毕竟是2T容量的移动硬盘,这点倒是情有可原。
My Passport Ultra使用的是USB3.0接口,由于USB3.0拥有5Gbps的带宽,足以发挥出这块硬盘的全部实力,因此在读写速度方面,My Passport Ultra应该要强于大部分USB3.0 U盘才是,这也是除了大容量外这款存储设备足以自傲的重要因素。
我们将My Passport Ultra连接至电脑(工作站笔记本,HM77平台,原生USB3.0接口),系统识别出了1.8TB的可用容量。(硬盘容量是以十进制计算的,但是Windows操作系统却是以二进制进行计算,因此会出现差额;如果使用的是以十进制计算存储容量的系统比如Linux,那么就会显示2TB了)
在使用AIDA64软件查看驱动器信息之后,我们发现My Passport Ultra使用了一块2TB容量、5200转、8MB缓存的机械硬盘,从参数上来看应该是着眼于静音和低功耗的。对于移动硬盘来说这是很正确的设计思路,因为静音可以保证用户使用体验,而低功耗则保证了对供电状况不太好的电脑的兼容性。
ChipGenius程序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猜测,My Passport Ultra的电源消耗仅有224mA,这个数值甚至低于USB2.0接口的最大供电能力(500mA),因此足以保证对各类平台比如白牌平板甚至是手机OTG设备的兼容性。我们认为对于一款定位于商务办公存储的设备来说,这种表现是值得赞扬的。
虽然对于外置硬盘进行理论测试意义不大,但我们还是使用AIDA64自带的测试功能进行了硬盘读取能力的测试。从测试成绩可以看出,5200转的2.5吋硬盘确实成绩不是“很好看”,但相对于一般U盘要好多了。
我们试着向My Passport Ultra拷贝了一个大小4GB的测试文件,主要是看写入过程中速度是否平稳,另外就是硬盘发热是否严重。结果令我们高兴,在整个写入过程中速度始终保持稳定,而且几乎完全没有发热或者噪音。
在My Passport Ultra的内置存储空间中,预置了各平台的西数应用软件套装:包括备份、加密、诊断和查看程序。这类程序增加了这块硬盘的实用价值,也体现出WD的技术实力。、
在短暂的使用中,我们感觉到WD My Passport Ultra对于追求大容量随身储存的用户还是具备相当的实用性和性价比。无论是精致的外形、先进的接口还是稳定的性能表现、广泛的设备兼容性都让我们对它颇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