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格芝士网

百科知识分享平台,汇聚全球百科全书与学习资源

CAD中有哪些命令,让人相见恨晚?-极客青年于知...

声明:本文内容节选自知乎网友回答,经本人整理后发布。如涉及版权,请联系作者企鹅号或微信。文章很长很实用,建议想学cad的先收藏到电脑端查看。

一、
------------------------------------分割线
-----------------------------------

这是我的屏幕 一个22寸,一个20寸

其中界面上有几个习惯,

一个是打开对象特性(ctrl+1)并固定在最右侧,方便看面积长度线宽等。

打开快捷特性,有很多时候不需要在那么多特性里面找的。

拉出来一个图层工具条,方便查看修改当前、目标图层。

选项卡最小化,保证最大的视野。大部分命令用快捷键,记不住的再去找。

说说常用命令吧。都是从pgp文件里面复制出来的

1.1,*refedit;在位编辑

比用块编辑器修改响应快很多,而且块修改器里面是可以使用qsave命令的,使用后会停止响应很久,在位编辑就不会,曾经坑了我好长时间。

双击修改编辑方式的地方,以后再说。

2.refclose 退出在位编辑

没设置快捷键,因为cad2012有命令自动补全,这是我想见恨晚的功能之一了,所以我只需要输入ref稍等一会空格就行了

白色的是我自己输入的,蓝色的是自动补全的。

3.2,*layerstate;图层状态管理

虽然响应速度有点慢,但是也可以顺便休息会。

4.3,*multiple;重复命令

很多命令都是要重复使用的,比如CHAMFER,一个一个倒过来,用这个就很不错

3空格q空格。

你会说倒角自带多个?有两个区别,一个是用多个的话,你不小心连续点中同一条线或者平行线的时候会自动退出当前命令,用3就不会,另一点就是撤销的时候,3是每次倒角是一个命令,多个是当作一个命令一次撤销回去的。

5.copy

这个命令好像没什么稀奇的,不过他有个参数很特别

以前不知道的时候,我也不爱用偏移,我都是一根一根复制的。

6.FD,*BOUNDARY;面域

一个极为不规则的区域怎么确定面积?用多段线?试试这个命令吧。

7.图层管理相关命令

我用的鸿业带的,et和天正的响应慢,也不好用。

8.SW,*ai_molc;图层置前

想要快速切换图层?这个很有用,省得你找了

9.WX,*ALIGN;对齐

说过的人很多了,不多说了。

10.QQ,*FILLET;倒圆角

Q,*CHAMFER;倒角

两个一起,比有的人用延伸裁剪方便多了。

11.T,*TRIM;裁剪

为什么只有裁剪没有延伸?因为裁剪命令按住shift的时候就是延伸,两个只需要记住一个就行。

裁剪在选标准线的时候,按空格会自动按照所有的线裁剪延伸。

下面都是不常用的没快捷键的好命令了。

12.

方便两张图纸对比

13

快速添加或删除视口

14

15

有没有试过想保证文字位置不变改对齐方式?

比如图签里面,是应该居中对齐的,但是原来是左对齐,直接改特性的话,是保证现在对齐点的位置不变改对齐方式的,实际上文字的位置是变了的,如下

文字从左对齐改为居中对齐。用了命令15以后,就是这种效果。

14命令的作用就是既不想改文字的位置,又不想改现有的对齐方式,又想按照某种对齐方式调节文字大小(你丫真是事妈)

输入缩放的基点选项

[现有(E)/左对齐(L)/居中(C)/中间(M)/右对齐(R)/左上(TL)/中上(TC)/右上(TR)/左中(ML)/正中(MC)/右中(MR)/左下(BL

)/中下(BC)/右下(BR)] <居中>: C

指定新模型高度或 [图纸高度(P)/匹配对象(M)/比例因子(S)] <300.0000>: 500

上面说的是命令,还有一些功能,比如动态块,字段,组等,就不多说了。

我们这里的绘图特点就是,不用布局,只用模型空间,不做三维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几个天正的命令.

其实天正还是一个蛮不错的插件的.

1.布尔运算 TPOLYBOOL

比如你想得到两个多段线围成的形状的交叉部分

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用cad自带的BOUNDARY,上面第六个就是,另外一个就是用布尔运算,

命令: aa

TPOLYBOOL

选择第一个闭合轮廓对象(pline、圆、平板、柱子、墙体造型、房间、屋顶、散水等):

选择其它闭合轮廓对象(pline、圆、平板、柱子、墙体造型、房间、屋顶、散水等):找到 1 个

选择其它闭合轮廓对象(pline、圆、平板、柱子、墙体造型、房间、屋顶、散水等):

就是这么简单

2.局部隐藏和恢复可见

选中目标以后

命令: TMkHide

选中的1个对象被隐藏起来!

修改完了以后命令: TUnHide

处于隐藏状态的1个对象恢复可见!

作用就是,有的时候由于对象置前的原因,你是点不到下一层的线的,修改的时候就可以临时把这一部分隐藏掉。

这个命令和图层命令一起使用,效果斐然,

3.线图案TLinePattern

有时候画立面剖面,需要画地面线,就是上面是一个横线,下面是左斜线,我以前的习惯是画个矩形,填充斜线,炸开矩形,删除下面和左右的线,天正命令的线图案是可以直接一笔画出来的。

4.碰撞检查

所谓碰撞检查就是指的看看有没有两个管道相同标高交叉。

天正暖通的命令,不知道其他专业有没

左边的两根管道的标高是一样发生碰撞的,右边的没有,检查后标出左边的管道。

这个命令有什么用?用处很大,特别是在做换热站制冷站这种,空间小管道多,管道需要分层布置的项目。简直就是神命令,不过限制就是必须用天正的管道。

另外还有一个三维观察,也可以很轻松的看出来有没有管道碰撞

字数好像超了,天正表格其实才是神器

二、
------------------------------------分割线
-----------------------------------

  1. ALIGN

    要平行於一條斜線畫另一條方法很多,但如果要把一條線變得跟另一條線平行就沒那麼容易,尤其是把一個複雜物體變得使其中一條線跟他平行,更尤其在三維空間。。。

    初學者最容易想到的辦法當然是旋轉,這當然也是正確方式之一。為了簡化步驟,我還編寫了一個LISP,先測量兩條線的夾角,然後自動旋轉過去。三維雖然麻煩,所幸遭遇不多,不管也罷。

    直到我發現ALIGN的用法。

  2. 外部引用

    外部引用說深了就是一篇長文了,不多說,真的感覺製圖效率一下就上了無數個台階。

  3. 圖層的視口內凍結

    雖然大家都在用LAYOUT布圖,但其實會用的人真不多,看他會不會用視口內圖層凍結就知道。我自己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領悟到這個功能的妙處。

    總圖設計是最適合用佈局和視口內凍結的專業之一。沒人會願意把總平面、底層總平面、豎向、道路總平面、消防總平面畫成各自一張圖。畫在一起是必然和必須的,於是問題就變成了怎樣各自布圖出圖。我見過有設計師用圖層狀態管理來控制,但那無疑是低效的而且非常依賴製圖者本人。

    各自佈局,在各自佈局的視口裡面控制圖層凍結或解凍,才是高效合理不依賴製圖者的方法。

    --------------------------------------------------------------

    評論裡面有人問到視口內圖層凍結(VPF)的用法,在此補充作答。

    先看看LAYER管理器裡面,圖層的屬性,很顯然,在模型空間跟在視口內有所不同,那幾個VP打頭的都與視口相關,用法一致。VPF是最有用的,這個用熟了,其他可以類推。

    模型空間內:

    視口或圖紙空間內:

    凍結(F)和VPF的分別很簡單明暸,F是在所有視口內都凍結,而VPF是在某個視口內凍結。不影響模型空間,各個VP之間相互也不影響。我想大家要問的,應該是這個特性具體怎麼用。下面用幾張簡單的圖舉個例子,足夠說清楚了。

    例圖是用來做交樓說明書的,每個戶型需要兩張圖,戶型平面和水電佈置平面。複式下層跟標準層相比,又多一座樓梯,因此拿這四張圖來舉例。畫的時候都畫在一起,然後在圖紙空間建四個佈局,對四個視口裡面的樓梯和水電兩組圖層分別做視口內凍結/解凍。總圖什麼的當然要複雜多了,但萬變不離其宗,有興趣的請自己去深入練習,光靠QA,形不成技能。

    標準層平面,對樓梯VPF、水電VPF:

    複式下層平面,樓梯VPT,水電VPF:

    標準層水電,樓梯VPF,水電VPT:

    複式下層水電,樓梯VPT,水電VPT:

    模型空間裡面的樣子就不截圖了,跟上面這張看上去一樣,都畫出來畫到一起了嘛。

    四張圖、四個佈局,圖層不同的可視組合同時並存,設定之後不再需要人為干預,這才是佈局的真正用法。而不是你用了佈局,但每次出圖時還得臨時去對圖層做T/F操作。做好四個佈局之後,哪怕你把DWG文件交付給別人,也不需要再去交代哪個圖層要打開,哪個要關閉。所有應該有的情況,都已經固化下來了。

    因此,佈局的用法可以總結為:把出圖的最終狀態固化下來,才叫佈局。

    當然,你可能還需要固化不同的線型,不同的圖幅,不同的打印機,如此等等,而視口內凍結VPF,就是幫助你固化圖層可視性的基礎功能。

    還不曾了解佈局、視口、圖層還能這樣用的朋友,這時候應該有“相見恨晚”的心情了吧?

    --------------------------------------------------------------

  4. XCLIP

    有效率地製圖,不採用圖塊和外部引用是不可想像的。但是我們的設計中總是充滿了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樣的矛盾。比如一個建築立面,標準層大部分當然是相同的,卻偏偏有那麼一兩層雖然大體相同卻有一些細節上的變化。怎麼辦?畫成不同的圖塊當然可以,但效率就成問題,每次修改都會想死。

    XCLIP的作用就是幫你剪去圖塊不需要的那部分,相當於Photoshop裡面的蒙版。可以說,沒學會用XCLIP,動不動就炸,等於還不會用圖塊。

  5. PUBLISH

    2006年以後的版本,批量打印才算真正成熟,這也是我推薦AutoCAD版本以2006為底線的原因。這可真是相見恨晚啊,盼了多少年的。

  6. 動態圖塊

    前面為什麼說不會用XCLIP就等於還不會用圖塊?實在因為圖塊水太深了,簡單理一下,屬性、單位、比例、存儲、XCLIP、數據庫鏈接,都可以用來大做文章,直到動態圖塊和動態信息的推出,達到目前的高潮。只會組合幾個圖素重複利用,了不起會用到一變全變這點,實在是愧對圖塊。

    我最近做的一個動態圖塊,可以用來直觀、動態地找到矩形聽音室內喇叭到聆聽位在牆面的一次反射點,圖塊跟房間尺寸匹配後,隨意調整聆聽位或喇叭位,反射點動態地隨之變化。

    動態概念的確是AutoCAD一次重大的相見恨晚,不光是上面示例的用法,也是圖紙集的基礎功能,用於動態地反映比如索引號裡面圖號的變化。回想下手動更改索引號的各種痛苦,相見恨晚誠非虛言。

  7. 補充,打印機配置

    我知道絕大部分人都不做打印機配置,確實,這東西用處不是很大,真正實用的地方就是兩點,一是過濾掉沒用的那些圖幅,讓你選紙的時候方便一些;另一個就有意思了,離開這設置你還真沒啥好辦法,一旦學會絕對相見恨晚。

    必須打印紙質才能說清楚,隨手用設計院的圖做個示例,見下圖——

    注意左右兩圖的區別,剪力牆填充之後,右圖一些內容被遮擋了,比如消火栓的一半,尺寸300的數字3,尺寸2700的端頭,以及軸線。

    而實際上,這兩張圖在AutoCAD裡面是同一些東西,沒有絲毫區別。結構體填充都是50%不透明度,但左圖才真正體現了透明,而右圖中只表現為灰度。造成這種分別的是打印機對圖像的處理方式,左邊是合併,而右邊是覆蓋。這功能只對這種存在不透明圖元的情況起作用,聽起來似乎很冷僻,但看例圖就知道,建築製圖中實在是太常用了。

    要得到圖像合併的效果,你必須在打印機管理那裡為打印機生成一個後綴名為.pc3配置文件,然後點中截圖中的這個選項——我個人覺得奇怪的是,明顯是合併更有用,但缺省值卻是覆蓋。由於這個該死的缺省值,我們就不得不掌握這個冷僻的知識。

    最後,在打印設置裡面,別忘了選這個pc3打印機,而不是選原始那個。

  8. 補充,F8

    終於想起來,這才是我在學習、使用AutoCAD過程中,第一次有強烈的相見恨晚之感。別笑,當時真的不知道可以按一下F8就能輕鬆地畫橫豎線。已經畫好的那些,現在已經不記得具體方法了,應該很辛苦。

    94年開始學AutoCAD的時候,遇到的是10版,也沒人教,老同事指點幾句就算很盡心了。自己去買了本書,結果還買錯了,買成了講AutoLISP的。陰錯陽差,後來倒是成了AutoLISP熟手,書沒白買。話說,AutoLISP鉆得越深,對AutoCAD的認識就更深,但那都是後話了。沒人教,又買錯了書,繼續一個點、一個點笨拙畫線的苦逼青年,突然發現只要按一下F8,就能把圖畫得又快又好,當頭而下的,那是多麼巨大的幸福感。

  9. 補充,PROXYNOTICE

    很多人的AutoCAD在某些圖時,會遇到這個對話框,這是英文版的例子:

    雖然只需要點一下就能滅掉他,但每次都要這樣無意義地點多一下,還是挺煩的。我找到解決的辦法也是因為覺得煩,於是就搜了一下,原來真有這麼一個命令(或系統變量)管這事。

    閱讀這個回答的朋友有福利了,這個命令叫PROXYNOTICE,設為0,即可取消顯示本對話框。

10-竟然没人说这个。。绝对是autocad里最蛋疼的命令之一:

OOPS

用途就是恢复你最后一次删除的东西。比如你不小心删了某些东西然后继续做别的操作,一个小时后发现我X老子为啥找不到它们了,“Oops!” 然后它们就回来了。。。

我暂且把这个命令的中文译作:

APM200+星际争霸玩家+CS半职业选手+8年结构图夫来怒答一记,希望能助你们画图效率事半功倍:

先来说个大前提,管理好你的图层!不要乱七八糟什么内容都用1个图层画,图层要清晰分明,但也别太细。

1.常用字体文件名加前缀

每个图夫基本都有自己固定的几个常用字体,但是打开他人图纸时,经常会因为字体文件缺失,需要你选择其他字体来代替,经常需要1个个地去点击你想要的字体,甚至还要下拉才能选上,那么如果把你的常用字体在字库中名称改掉(其实就加个前缀),每次需要选择替代字体时,该字体会一直出现在第一行,这时候你只要狂按回车或者空格就可以了,如下图

tssdchn.shx相信做结构的不陌生,我在这里加上@0的前缀,就把@extfont2.shx挤到第二去,默认选择到的就是@0tssdchn.shx,接着就怒按确定键吧。

2.图层管理命令:

layon:显示所有图层(这命令在用2006版的时候是秒执行的,但是之后的版本,会有卡顿,特别是图纸内容多的时候,卡得完全受不了,所以我画图一直用2006)

layoff:关闭某个图层

layiso:关闭除某个(或某几个,因为可以多选)图层以外的其他图层,这个命令结合layon超级实用

layerp:返回上一个图层状态(比如当前状态是图层全显,上个状态是关闭了某几个图层,那么就返回到上个状态,重复命令的话就继续返回到更早的状态)

lman:图层状态管理器(2007版本之后的命令是layerstate),超级实用的图层状态(开/关/冻结)批量操作命令,可以对某种状态的图层(比如某几个图层是开的,某几个图层是关的)进行保存和切换。这个命令对于设备专业、结构专业等需要在一个底图上绘制好几种平面的情况下,非常非常实用。当然前提也是分好图层!!比如电气专业在同一个地下室平面上要画强电、弱电、照明、开关等平面,只要在1个建筑底图上绘制,然后通过这个图层状态管理器切换各种平面进行绘制修改;再比如结构专业同一个平面上画可以把柱平面、模板、梁配筋、板配筋都画掉。

这个是我做得一个工程,地下2层,把3层平面的柱、模板、梁配筋、板配筋等全部叠在1个平面里画了,当然这个比较夸张,我之后如果地下有2层的情况一般也会在1个文件中分2个平面来画,或者用外部参照做2个文件来画。这里提醒一下,图层状态命名时,把工程名称都加进去,否则来回考图的时候容易出现错乱。

3.Qselect命令:

强大的定向选择功能,比如你想选择图中某区域中的所有转角标注,这个区域中转角标注很多,还有很多其他对象,而且相互有重叠,1个个去点极费力,那么我们可以先框选这个区域,选中的对象有直线、多短线、圆、填充、块、转角标注、对齐标注等很多,用qselect命令后,过滤掉其他对象,选中你想要的所有转角标注,然后要删要剐就由你决定了。这个命令不但可以全选指定对象,还可以通过筛选该类对象的参数,更精确地定向选择对象。

4.内部参照(块)

事半功倍的神器,包括块内套块,但我一般最多用2层嵌套,套多了自己要搞不清,不必要的嵌套尽量少做,块越多图纸越卡。对于建筑类设计,类似轴网、柱网做成块都是非常有效的。我做结构的,曾经会把每层的模板(梁、柱线等)做成块,然后3个图中绘制模板、梁配筋、板配筋图,如果有变化修改其中1个块就可以了,但是后来用了上面说的图层管理命令后就把这个方法淘汰了。

5.外部参照

外部参照的功能其实跟块类似,只是把这个块外置为dwg文件了,这样这个外置的群体共享后,有利于共同在这个底图上操作,比如建筑的平面作为底图共享给设备专业,日后建筑在某处平面修改后,其他专业只要对这个底图重新加载一边就可以了,这个一般在大院做得比较多。

6.Xclip

用闭合的多段线对内/外部参照进行裁剪,其实只是隐藏掉了一部分图,块炸开后还是会全部显示出来的。这个对于某个块的外围图素进行隐藏比较方便,但是想把内部某个对象隐藏掉,闭合的多段线需要兜兜转转还是比较麻烦的。这个命令最好用的地方是结合外部参照画局部详图,举例说明:绘制人防口部详图,我一般会把大平面图中的竖向构件做成外部参照文件,然后在人防详图中引入这个外部参照,对其进行裁剪xclip,保留我需要绘图的那个区域进行详图绘制就可以了,其他区域的口部拷贝一下引入的外部参照裁剪形成另外一个区域绘制,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大平面改动了,只要把竖向构重新做外部参照文件替换之前的,然后在人防详图中重新加载就行,不用改两头,避免了遗漏。

7.索引线尽量用多段线

索引线、标高等,大多数人都用直线画,但是在拷贝或者移动的情况下,经常会漏选其中某根直线,而多段线不太会发生这种问题。

F8改F1

原因:离左手近

未完待续-----

作者-极客青年企鹅号(微信)【429463267】,建筑学即将升大五,正在找实习。希望你能帮到我,么么哒。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