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格芝士网

百科知识分享平台,汇聚全球百科全书与学习资源

最美青岛人|胶东机场高速公路测量员孙昊:烈日下日行3万步

编者按: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7月23日是大暑节气,也是中伏第一天。大众网陆续派出多路记者探访烈日下的一线劳动者,通过体验式采访,以讲故事的方式和全媒体报道形式感受这些最美青岛人工作中的火与热。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7月31日讯(记者 蒋甜)炎炎夏日,持续的高温天让人透不过气来,当许多人在空调房享受清凉时,有那么一群人正顶着“热浪”坚守在室外岗位上。29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驾车来到青岛新机场高速公路二标段施工现场,现场体验大桥建设者高温工作的一天。

青岛胶东机场高速公路二标段二标段测量员孙昊。蒋甜摄

孙昊每天都要在这段路上来回奔走近3万步。蒋甜摄

青岛新机场高速公路。

29日下午三时许,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青岛新机场高速公路二标段施工现场,大桥建设者正在进行大桥护栏的施工,刚下车,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热风”里混杂着尘土吹进眼睛,让人不敢睁眼。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高速公路施工现场,没有任何可以遮阳的地方,全体参建人员在阳光暴晒下承受着高温“烤”验。工作人员拿出随身携带的红外测温仪测量看到,施工现场地表温度达40度以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铺设沥青时的温度将达到150度以上。

在施工现场,工人们正蹲着进行桥面铺装钢筋网片工作,47岁的刘珍清来自四川,是新机场高速公路二标段建设者中的一员,此时的他正在娴熟的进行钢筋捆扎,只见他将扎丝围上钢筋,扎钩灵巧一转,扎丝就稳稳地绑在了钢筋上。“五点干活到上午十点,下午两点在开始干到六点,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的动作几千余次。”刘珍清一边干活一边告诉记者。

紧接着,他又开始了焊接钢筋的环节,随着焊枪和钢筋的碰触,点点火花四处飞溅,刘珍清的汗珠从脸上“滚”了下来。“焊接这个活我可是干了十多年。”刘珍清一边干着手中的活,一边自豪的说道,

工人们正蹲着进行桥面铺装钢筋网片工作。蒋甜摄

随着焊枪和钢筋的碰触,点点火花四处飞溅,刘珍清的汗珠从脸上“滚”了下来。蒋甜摄

虽然高温难耐,记者可以看出,刘珍清能在自己熟悉的“行当”挣钱养家,他的心里无比满足。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桥面铺装钢筋网片工作完成后,底部垫块,上面会浇上十公分水泥混凝土,后续就要进行沥青的铺设环节。

在施工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位年轻的测量员正手持测量仪,头戴安全帽,胳膊套着防晒袖,全副武装,来回奔走在“滚烫”的路面上,他就是新机场高速公路二标段二标段测量员孙昊。“我们是工程的眼睛,不允许出一点偏差。”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的他今年刚满23岁,孙昊告诉记者,虽然进入了收尾工作,但越到最后阶段,这项工作越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就可能出现路面高低不平的问题。

十米放一个点,一天他能放几百个点,一天蹲起几百次。蒋甜摄

钢筋捆扎工作。蒋甜摄

孙昊说,白天在工地上干活,晚上回去算数,图纸上的数据会反复核实才能落实到现场上来。“先定位、再测标高,每放一个点都要前后检查三遍。”孙昊说,他每天都要在这段路上来回奔走近3万步,十米放一个点,一天他能放几百个点,一天蹲起几百次。

记者注意到,在长期的阳光暴晒下,孙昊的皮肤已经黝黑,烈日下,孙昊的衣服是干了湿,湿了在干,为了补充水分,他一天要喝下几升水。可能就是这份工作的严谨、让孙昊的眼里少了一分稚气,多了一份成熟。

下午六时许,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离开了新机场高速公路二标段施工现场,而此时建设者们还在高温下加紧施工,全力进行最后的冲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